26岁的吐尔逊·麦麦提回到位于阿克苏市的家已经两天了,但他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和大山里学生惜别的那一幕。
这个在湖南省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瑶族村小学支教一年的新疆籍大学生,被当地人和网友亲切地称为“山区支教的好青年,民族团结的好榜样”,而湖南日报则以《“天山小伙”瑶乡情》报道了他的支教故事。
7月2日,吐尔逊说,等结婚时,一定带着妻子来山背瑶族村拍摄婚纱照,看望这里的孩子们。对于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吐尔逊而言,在农村支教期间经历了很多故事,也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
一年教学 成绩大幅提高
葛竹坪镇山背瑶族村韩姓书记在电话里感触良多,他对于吐尔逊印象极深,除了平常的教学以外,这个小伙子还喜欢唱歌,学会了很多瑶族山歌,也给当地人教了新疆舞蹈。
1988年出生的吐尔逊,一年前从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作为共青团中央委派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第15届支教团成员来到溆浦县。吐尔逊和另一名支教团成员主动选择来到葛竹坪镇山背瑶族村小学。
吐尔逊是去年8月份来到山背瑶族村小学的,当时第一印象是,山里空气好,满眼翠绿,继而是白天潮湿,下雨阴冷,这一时让他有些吃不消。
校长奉克及说,这里距县城远,又属高寒山区,很多年轻教师不愿来任教。以前,全校128名学生,只有3名教师,因缺老师,数学、音乐等课程无法正常上课。
面对这些情况,研究生毕业的吐尔逊担负了一至三年级数学课和音乐课的教学任务。他刚接手三年级时,班级数学平均分只有30多分,经他教学后,平均分很快便超过了70分。
双管齐下 教唱歌争取球台
对于教学上的事情,吐尔逊可谓游刃有余,然而作为少数民族,在饮食上的不习惯也让从来不会做饭的他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另外,山里条件差,很多学生家离学校有十几公里远,吐尔逊不放心,经常送学生回家,这一年下来吐尔逊瘦了四斤。在学生家长张云眼里,孩子交给吐尔逊老师特别放心。
学校条件非常艰苦,基本的体育器材十分欠缺,学生们甚至连乒乓球台都没见过。2013年9月起,吐尔逊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为学校争取到一套全新的乒乓球台,学生们从此可以打乒乓球了。
校长奉克及说,学校老师原本连电脑开机都不会,在吐尔逊的帮助下,不仅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还学会了在电脑上备课。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山背瑶族村小学由吐尔逊排练的大合唱《歌唱祖国》,还获得片区比赛第一名。
三种身份 既是老师又是亲朋
最早关注报道吐尔逊支教事迹的溆浦网新闻部主任周晓鹏说,山背瑶族村并不富裕,很多村民为了生活外出务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一些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
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也成为吐尔逊在课外最重要的工作。他走访学生家,和家长聊天,交流学生的教育问题,很多孩子也将这个老师当做知心朋友。
校长奉克及说,三年级班上有一个特殊学生韩锐,学习成绩优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相比其他同学,从小缺乏关爱的韩锐显得孤僻很多,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不与同学交往,脸上挂着一副冷漠的表情。吐尔逊从“哥哥”的角色入手,课后总是找他谈心。他还准备了一个本子,与韩锐进行书面交流,还把这个本子取名“我们的秘密”。
渐渐地,韩锐被吐尔逊的关爱所感染,他终于敞开了心扉,脸上浮现了笑容,开始主动跟同学和老师打起了招呼。
让山背瑶族村韩姓书记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在回校的路上下起了大雨,因为雨天路滑,吐尔逊摔了一跤,左腿肿得厉害,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第二天他硬是拄着拐杖站在了讲台上。很多村民知道这事后,都觉得这位老师非常敬业。
展望:江江老师眼中的希望
6月6日,红网论坛网友廓斐将自己采风时拍摄的一组吐尔逊支教照片发到了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而支教团团友在他刚到湖南的时候,给他起了一个名字“江江老师”,因为他的网名是吐尔逊江,他们就问为什么要加“江”,吐尔逊告诉他们,加“江”是在维吾尔语中表示尊称,所以学生和团友都用江江老师来称呼他。
吐尔逊说,这一年里,孩子们有了篮球场,村里有了水泥路,梯田也成了景点,在这里,他看到最多的是希望。山背小学将迎来新老师,将有更多人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见证山背人民越来越好的生活。(新疆网记者巩亮亮 王丽丽)
[责任编辑:wwwbet36365.娱乐场]
|